[公告]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智慧校园发展规划
  • 发布人:admin
  • 时间:2019-10-15
  • 点击:914
  • 来源: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智慧校园发展规划(草案)        信息中心2019年7月     目录一、概述... 11.1背景... 11.2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11.3对学校发展的作用... 2二、总体规划... 22.1智慧校园简介... 22.2总体框架... 32.3建设目标... 3三、基础环境建设规划... 63.1综合布线系统... 63.2中心机房... 6四、校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智慧校园发展规划

(草案)

 

 

 

 

 

 

 

 

信息中心

2019年7月


 

 


 

目录

一、概述... 1

1.1背景... 1

1.2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1

1.3对学校发展的作用... 2

二、总体规划... 2

2.1智慧校园简介... 2

2.2总体框架... 3

2.3建设目标... 3

三、基础环境建设规划... 6

3.1综合布线系统... 6

3.2中心机房... 6

四、校园网络建设规划... 7

4.1设计原则... 7

4.2校园网络设计架构... 8

4.3网络系统... 8

4.4校园无线网络规划... 9

4.5综合网管统一规划... 11

五、信息安全建设规划... 12

5.1信息安全体系架构... 12

5.2等级保护定级认证... 13

5.3 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14

5.4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15

六、数据中心建设... 15

6.1数据中心建设思路... 15

6.2数据中心建设目标... 15

6.3数据中心体系架构... 17

6.4存储系统... 18

6.5开放式标准接口... 20

6.6灾备系统... 20

七、数字化校园平台... 21

7.1设计原则... 21

7.2建设内容... 23

7.3协同办公系统... 26

7.4校园一卡通系统... 27

7.5教务系统... 28

7.6学工系统... 29

7.7迎新系统... 30

7.8宿舍管理... 31

7.9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31

7.10资产管理系统... 32

7.11人事管理系统... 32

7.12实训管理系统... 33

7.13党团管理... 33

7.14工会管理... 33

7.15教学平台... 33

7.16学习空间云平台... 35

7.17数字教学资源库... 35

7.18多媒体会议系统... 36

7.19校园电视台及数字广播室... 36

7.20平台部署... 37

八、大数据应用... 37

8.1大数据分析平台... 38

8.2教学诊改平台... 39

九、智能感知设备... 39

9.1智能用电... 40

9.2智能用水... 40

9.3智能定位-电子标签... 41

9.4其它智能感知设备... 41

十、运维服务体系... 42

10.1运维模式... 43

10.2利用ITIL构建运维体系基本设想... 44

10.3构建校园网管理运维平台... 44

十一、组织机构与制度建设... 45

11.1组织机构建设... 45

11.2制度建设与保障... 45

 


 


一、概述

1.1背景

随着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校园网等信息化建设也逐步进入实施阶段。信息化发展近年来突飞猛进,以前的规划已经跟不上建设要求,导致信息化水平和应用水平较低。校园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管理、应用数据平台,各应用平台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数据交换。当前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就是要在原有“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基础上,提升学校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提升。

学校高度重视数字化建设,领导班子始终把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学校的重要建设项目,从规划制定、管理体制、经费投入、标准建设等方面给予保障。学校正在迎着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校发展、和学校规模提升的多重美好机遇,奋力前行,努力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1.2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的工作和学习方式,赋予职业和职业教育新的内涵和要求。一方面,传统职业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革,另一方面,一些新兴职业的“工作空间”和“工作方式”本身就依赖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也将随之发生革命性变革。

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适应了社会和职业的信息化要求,同时也延伸了职业教育的办学空间。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除了发生在校园的教室、实验室、实训室等传统教学环境和工厂、车间、宾馆、医院等实践场所中,也将发生在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空间中。依托数字校园,构建基于网络的跨越学校、企业和社会的混合式办学模式,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新型职业教育体系的途径和方向

1.3对学校发展的作用

l  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l  有利于教师教研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升

l  有利于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的提高

l  有利于校园公共服务和文化生活品质的提升

l  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对社会开放

二、总体规划

2.1智慧校园简介

智慧校园是定位于为学生、家长、教师、教育工作者提供开放的、可扩展的、可持续服务的校园智慧综合服务体系,以智慧、高效、智能为特征,建设智慧校园统一管理平台,高效的校园管理体系和智能的教学过程体系以及幸福的校园生活体系。

其中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以智慧课堂为核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2.2总体框架

                                             

2.3建设目标

具体目标就是实现“一站式服务”和“五个智慧”。

2.3.1一站式服务

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在校内设置数字化服务窗口(如一体机等),实现教职工和学生的管理、教学、学习、生活等主要活动的一站式服务,提高对师生服务的水平,提高对社会的服务能力。

另外,一站式服务的相关内容也可移至OA系统,以更方便师生的内部审批。

2.3.2智慧教学

构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丰富智慧教学资源,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智慧学习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2.3.3智慧管理

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2.3.4智慧环境

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数据共享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在全校部署物联网感知设备和网络,为实现更科学合理的智慧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2.3.5智慧学习

构建覆盖全体学生的学习环境,打造个性化学习空间,结合数字化教学平台,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富创造性,更具活力。利用学校资源的大数据平台,为学生选择更具个性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

2.3.6智慧生活

构建便捷、高效、高雅、健康的智慧生活环境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使学生在校内生活信息、智能化,为学生提供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

三、基础环境建设规划

3.1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包括数据、无线AP、安防监控、广播四个子系统的布线。在数据、无线AP布线工程中,按万兆主干,千兆桌面设计。安防、广播、一卡通等系统中采用千兆主干,百兆接入。

终端信息点要保证师生的使用,做好冗余布置。办公楼、实训楼、实习工厂楼的办公室的信息点要不低于办公室人数。教学楼的信息点为每教室两个,校内无线AP能保证全覆盖。

3.2中心机房

中心机房要符合机房建设标准,在设计和建设中满足正常工作需要。主要如下:

3.2.1弱电工程

包含综合布线,动力环境监控,网络监控,闭路监控,保安门禁等。

3.2.2装饰工程

包括活动地板,天花板,门窗,墙面,隔断等。

3.3.3电气工程

包括照明,防雷接地,配电柜,柴油发电机,UPS等。

3.3.4空调环境工程

包括精密空调,新风机,侧漏等。

3.3.5消防工程

包括气体灭火,联动控制,自动报警等。

四、校园网络建设规划

4.1设计原则

4.1.1高带宽

校园网全网的组网设计无瓶颈,同时要求核心交换机具有高性能、高带宽的特性,整网的核心交换要求能够提供无瓶颈的数据交换。

4.1.2可增值

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丰富的宽带增值业务,使网络具有自我造血机制,实现以网养网。

4.1.3可扩充

核心交换机与汇聚交换机具有强大的扩展功能,要能够随着需求变化,充分留有扩充余地。

4.1.4开放

符合相关国际标准及国内标准,避免个别厂家的私有标准或内部协议;满足信息准确、安全、可靠、优良交换传送的需要;网络统一实时监控的遥测、遥控的信息处理功能,实现网络设备的统一管理。

4.1.5安全可靠

网络节点的备份,避免单点故障,线路保护;

4.2校园网络设计架构

4.3网络系统

整体校园网络建议采用万兆核心、千兆到楼宇,百兆到桌面的三级架构。网络核心为双核心+区域汇聚环网全冗余骨干,整体规划真正做到了网络的高可靠性和高冗余建设。校园网络的建设是随着园区各个应用系统的建设和入驻学生及教职员工的数量逐渐完善的,信息点位数量的配置为根据每一期的建设进行对应信息点满配部署。

4.4校园无线网络规划

学校的网络建设,对校园内大部分教学区域进行了无线网络覆盖。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线移动设备成本不断降低,师生们对无线网络的需求日益增加。

学校的无线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教育局内部无线网,只有教师有入网账号,由教育局统一部署,统一维护,隶属郑州市教育局。二是校内自己规划的无线网络,可为师生同时提供WIFI服务,以下的规划以此为主。

4.4.1无线应用需求分析

?无线漫游:覆盖区域内无线漫游,用户终端从一个AP覆盖范围移动到另一个AP覆盖范围,无需重新登录和认证;

?精细化控制:老师、学生、访客不同的角色拥护不同的权限,且教师和学生之间要隔离,限制教师和学生互访;

?多用户调度: AP能感知接入用户数量,灵活调整物理信道竞争参数,降低碰撞几率,避免过多的用户接入同一AP,保障服务质量和体验。

4.4.2安全防护

无线安全加密:无线信号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接受到,存在数据被窃听,篡改等安全隐患,WLAN无线网络需要支持WEPWPA/WPA2WAPI等加密认证方式,充分保证学校师生重要信息的私密性,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无线入侵防护:为了更好的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WLAN无线网需要支持泛洪攻击、Spoof攻击、暴力PSK破解、Weak IVWIDS/WIPS安全防护。

4.4.3稳定可靠

AP设备:室外AP设备的防尘、防水的防护等级达到IP67要求,同时AP自身内置5kV防雷器,减少工程施工和网络运维的困难。

AC设备:AC支持1+1热备份,解决AC单点故障问题。

网络链路:本地转发模式下,若遇到CAPWAP隧道中断、AC故障、控制链路错误等问题时,AP可进入半自治状态,继续对终端业务数据进行转发,业务不中断,保障用户体验。

网络监控: 通过网管软件查看当前设备物理拓扑,直接显示设备间连接关系,监控设备及链路状态。通过WLAN业务拓扑监控无线设备告警、状态、网络设备逻辑结构,包括ACAP、终端用户、非法AP的逻辑连接关系及其详细信息,并在拓扑提供一定故障诊断处理能力。

?故障恢复:通过网管远程批量重启AP,恢复AP配置。通过网管快速完成AP替换,替换后业务不变。

4.4.4认证计费

认证方式:认证系统需要支持PortalMAC802.1xPPPOE等多种认证方式,以满足不同场景下,不同群体(老师,学生,访客)的接入认证需求。

计费方式:需要针对不同的群体实现差异化的灵活计费方式,如基于时长(包月、包年),基于流量、基于DAA(目的地址计费)等

4.4.5与有线网络兼容

新建WLAN网络必须考虑与原有有线网络之间的兼容,实现与现有系统使用同一个账号、密码进行认证,并获取相同的访问权限,与有线网络使用同一个账号、密码进行计费,使用不同的计费策略。

4.5综合网管统一规划

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建议采用与网络设备同品牌的网管平台,可对网络设备以及后期服务器存储系统、各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综合管理。

4.5.1网络管理

综合网管软件系统,可提供可视化图形界面,对网络中交换设备、服务器甚至终端进行性能指标、流量、链路状态等信息的全面的监视和管理。方便管理人员操作。

网络管理员可以在网管工作站上直观地观察网络中各类设备运行状态及故障,并从中及时获取有利于管理的信息。

网管人员可通过该软件实现交换设备的简单化配置,终端的补丁升级等。

4.5.2应用管理

网络拓扑结构合理、硬件设备状态正常、链路传输状态良好,并不代表业务系统工作正常;业务系统本身的管理需要对服务器硬件资源、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使用情况、中间件运行情况、各种服务进程、业务系统应用、业务应用安全性做出全面的分析目前, 运城幼师高等专科学校对服务器状况的了解还限于对服务器逐台检查,对于服务器的系统及应用故障、资源阀值设定报警等必要应用管理平台亟需购置。

五、信息安全建设规划

建议引入知名且具有权威性的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为学校提供专业的、先进和完善的整体安全服务体系,并协助学校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加强内部培训及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加强身份认证、门户网站和数据中心的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学校整体的信息安全意识。

安全是相对的,不安全是绝对的。安全是根据需求规划出来的,不是出了问题做应急处理出来的。安全管理比安全技术更重要。

5.1信息安全体系架构

信息安全体系三层架构模型如下图:

 

5.2等级保护定级认证

根据《网络安全法》以及《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的精神及要求,我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相关信息系统进行等级保护定级,以保证系统的信息安全。对已建成的信息系统要抓紧时间进行等级保护定级,对未建或在建的信息系统要在建设过程中完成等级保护定级。对以后将要建设的信息系统要提前做好等级保护定级的准备,保证所有系统在建成使用后都已完成定级。

参考以上模型,针对等级保护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进行相应的安全技术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从而使信息系统达到等级保护要求。

5.3 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信息安全技术体系设计主要是针对网络安全、主机安全、网站安全、数据库安全的安全风险分析结果,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通过部署相应的安全产品及策略来降低或规避信息系统各个层面的安全风险。

5.4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设计主要是针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的安全风险分析结果,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通过相应的机构、制度的设置及安全服务的采购来降低或规避信息系统各个层面的安全风险。

六、数据中心建设

6.1数据中心建设思路

学校数据中心将按照基于云计算的基础架构的思路建设。

l  虚拟化:消除异构化系统之间障碍,快速动态部署资源和服务。

l  智能:云计算平台对资源的独立,兼容各类应用平台;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智能化统一管理;面向业务的资源的定制化部署。

l  绿色:虚拟化技术与绿色科技结合,降低能耗;先进、高效、智能的系统散热方案;智能化的环境控制和能效管理系统。

l  节约:虚拟化提高资源利用率;简化管理维度,节省维护成本;支持异构资源兼容,实现业务的平滑升级。

6.2数据中心建设目标

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整合学校各类业务管理信息资源和IT基础设施,完善学校涵盖各类业务数据的大数据中心,为移动互联模式下的学校相关教学部门和全校师生提供管理信息与数据服务,建设覆盖教学部门、课程团队、教师、学生等教育管理与服务对象的多层次、功能齐全、安全高效的校本数据中心,构建基于我校办学特色、符合我校基本校情的教学诊断与改进教学大数据中心,积累学校数据资产。

通过数据集成平台将学校已建业务系统的数据全量集成到校本数据中心,数据集成过程中需经清洗转换和标准统一,构建我校统一校本数据中心(校本数据平台),打破我校各独立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为我校展开分析工作和智能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服务。

业务系统集成包含但不仅限于:教务系统、教学平台、学工系统、人事系统、科研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一卡通系统、上网认证系统、顶岗实习系统等,根据学校需要平台提供业务系统集成接口以满足学校后续信息化建设的数据集成需求。

6.3数据中心体系架构

通过数据集成平台将学校各业务部门及领域的数据清洗集成至校本数据中心中,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消息推送机制为各级管理者(校领导、系部、职能部门、教学团队等)和全校师生提供决策支持服务,同时凭借内部质量管理系统的任务分解、绩效考核等功能。大数据分析平台用来构建模型、监控指标,进而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内部质量管理系统负责将发现的问题以任务、考核点、质控点的形式分解到各部门和个人,如此运转从而形成学校常态化的、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闭环。

数据分析离不开数据,学校各个业务领域的数据若无法得到采集、积累和数据化,何来分析,何来发现问题,何来改进问题,学校的自我改进提升即无从谈起,那么数据生产系统的推广、常态化运用就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与教学过程相关的行为数据和过程数据,它是教学诊断与改进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数据,体系结构图中智慧教学应用的系列教学相关系统便是生产此类数据的重要系统支撑。

校本数据中心不同于数字化校园期间建设的共享数据中心,前者建设的内容要求数据中心中的数据必须是常态化、过程化、全量化的数据,同时涵盖监控指标数据、非结构化资源数据、教学过程数据,同时数据质量要求也非常之高,而共享数据中心的重要职责是用来实现各业务系统间基础数据和结果数据间的共享、交换,其只是初步打破了系统间的信息孤岛。校本数据中心还会通过校本数据集成平台将学校已经建设的各类管理系统和服务系统中的明细数据采集到外围业务数据库中,这部分数据将与教学应用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融合,推送给大数据分析平台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只有数据产生了交叉融合分析才能产生出高价值的服务,才能发现更多隐性问题。

6.4存储系统

6.4.1设计原则

1)先进性要求选择先进的存储技术和存储设备,以保证其今后数年的技术先进性;整个系统的有效应用周期应尽可能长,使系统建成后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满足增长的需求,并在开始应用更新的技术时,存储系统能便利、无障碍地升级。

2)通用性要求所选存储设备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具有前向和后向的兼容性;支持系统今后的扩充;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多媒体网络应用软件;支持WindowsUNIXMacLinuxNetWare等不同操作系统。

3)安全性要求系统性能稳定,容错能力强,操作、管理、维护简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系统应保障关键应用的连续不中断(ILASWEB、借阅证卡管理数据等;提供多种有效可行的措施,保护数据安全;当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启动备用存储设备,使系统能继续平稳、正常地运行;制定严密的数据备份方案和技术保障措施,当系统出现故障时,数据能得到及时恢复。

4)灵活性要求系统配置灵活,备用和可选方案多,能够随着内部和外部应用环境的改变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使整个系统具有较强的升级能力和可扩展性,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5)可管理性要求整个系统可以通过完善的控制进行管理和监控,能对系统实现实时监控和维护。

6)投资保护性理想的设计是,现在的存储设备在将来系统升级时能够平滑地接人新的系统,保证前期投资的效益。

6.4.2设计方案

为建设好学校系统的综合信息平台,必须抓紧抓好校园网络数据中心的建设,即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资源整合与统一管理。

主要目标有4个方面:一是搭建SAN存储区域网络,解决未来扩展问题;二是优化备份方式,提高数据保护级别;三是建设核心存储平台,为所有应用系统提供统一存储,拟将各个应用系统数据逐步迁移到新建核心存储平台;四是整合DAS存储、FC SANIP SAN,建设基于以太网技术的统一存储资源池。

方案设计整体采用SAN架构,从设备扩展性、技术标准型、数据流动性考虑,采用IP SAN设备较为合适。

校数据中心使用双控制器、万兆主机接口存储、缓存32 GB15 000转高速硬盘等,以确保在线业务的性能需求,也保障数年内数据量增长而存储设备不会成为性能的瓶颈。

6.5开放式标准接口

数据中心对外接口采用开放式API,通常说是允许应用程序从各种跨平台数据访问的已有数据源标准规格中访问数据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数据集成平台要能为多种数据源提供接口支持。

接口需要提供接口文档和接口测试报告,接口需要实现全量和增量的两种数据采集,接口传送周期需要满足各种时段的多种周期要求。

6.6灾备系统

本地灾备中心的建设,设置在校内的其他楼宇节点计算中心。它能预防由于自然灾害或灾难性事件对数据中心带来的灾难性影响。由于学校数据中心内业务系统数量较多,其中不乏一些重要的业务系统需要不间断运行,因此需要考虑在灾备中心建立一套备用业务系统,它可以将数据中心内关键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实时复制到灾备中心,同时灾备中心内建议配置相应的备用服务器,可以接管灾备中心的业务数据复本并恢复关键业务系统。

 为了保证高效和稳定,建议使用存储复制技术实现云计算中心存储和灾备中心存储的数据同步。

 灾备中心和数据中心,只要IP链路可达,就可以实现存储与存储的底层的数据复制,对应用和服务器是透明的,不会影响的服务器和应用系统的性能。

七、数字化校园平台

7.1设计原则

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应秉承理念先行,以应用服务为导向,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软件条件,切实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的原则,在建设中考虑到高性能的、容错的、关键业务负载均衡的、安全的、易维护易管理的、有高扩展能力的应用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数据库平台建设,实现应用系统可扩展、可持续的发展原则。

7.1.1全生命周期原则

数字化管理系统主要的管理对象有三个方面,学生、教师、固定资产,无论哪一方面都应该遵循全生命周期的原则,学生的生命周期为:入学前-入学-学习期间-毕业-毕业后,教师的全生命周期为:入职前-入职-工作期间-退休-退休后,资产的全生命周期为:规划-调研-采购-验收-使用-维修-报废-处理。

全生命周期管理对管理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创新,通过对全业务管理流程建设为核心,驱动教务管理、学工管理、资产精细化管理等更上一层楼,全生命周期管理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为学校的发展和管理提供动力。

7.1.2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承接历史、照顾现状、考虑未来,不能有问题一脚踢开,重建所有的管理系统,应该考虑到服务的目标,与如何进行最小化改造。建立统一的应用系统框架与可开发的基础支撑平台,然后把系统按照规范插进来,而不是只顾眼前。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关注重点、解决问题。

7.1.3实施规划由易到难

在实施规划上应注意由易到难,要缩小工程范围,切不可求大、求全,逐步完成开发实现、培训推广及修改完善工作。

7.1.4充分利用已有的软硬件投资

应该根据信息化服务的需要,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地来添置硬件设备和基础软件。智慧校园的建设,比的不是硬件规模,投资大小,而是在设计上能否让校园中的管理者以及师性们享受到最大的数字化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

7.1.5选择好的合作伙伴

智慧校园是一个无终极目标的工程,随着学校信息化应用领域在教学、科研、管理及文化、选择好的合作伙伴娱乐、生活领域的不断深化,信息化建设工作也需要跟得上学校快速发展步伐。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合作伙伴是个持久的合作对象,既可以与学校共同设想和探讨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又可以协助学校屏蔽、解决项目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风险及问题。因此,学校选择最优秀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

7.2建设内容

为了力争达到智慧校园项目的总体建设目标,考虑到“智慧校园”三到五年内的应用建设变化发展所需要的系统伸缩性和扩展性要求,采用现代系统工程规范进行设计,保证技术先进性、现实性和发展性,最大限度地保护既有的投资,减少对系统的维护和未来开发的成本保证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能。

7.2.1构建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门户服务独立于各类应用之上,作为学校对内外的窗口,以浏览器的方式向用户展现智慧校园的应用信息,通过人员整合(组织机构、用户管理),使得学校用户(教师、学生、职工校外人员等)自由定制个性化的信息内容。门户的另一用途就是应用整合,利用门户的构架,提供各种服务及应用的接入,如 email系统、教务管理、办公系统、校园虚拟社区、主页托管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等。

7.2.2建立统一信息标准集

管理信息标准是整个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之一,是将来实现全校范国内教育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的必要条件。该“标准”的实施对各职能部门信息系统建设、教育管理僖息的交流与共享、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研制与开发以及教育信息基本数据的收集、分析、发布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基于《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来构建学校的基础信息标准集,结合学校信息化管理特点,制定具有学校个性特色的扩展子集,这样既保证基础信息集的完整性,又保留了学校原有应用系统的管理特色的独立拓展能力。

7.2.3构建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统一身份认证、授权系统是用户登录学校门户的首要安全认证体系。从一个功能应用进入到另一个功能应用时,认证系统已根据用户的系统授权完成对用户的一次性身份认证( Single Sign On)。用户无须一次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门户平台外接的(集成的)应用子系统,而是单一的登录系统平台并依据用户的角色与权限,提供该用户相应的活动“场所”、信息资源和基于其权限的功能模块和工具。

7.2.4构建公共数据库交换平台

公共数据库是指在校园内搭建一个基于《信息科学职业学校数字化标准》实现的信息子集和扩展信息子集模型的公共数据库。通过数据的集中存储与共享管理,实现校园内各类信息系统的数据层面的互通互连。

通过门户应用,将学校内部所有的人员、内容、应用进行整合后,就可以利用公共数据库的资源,根据进入系统用户的不同角色,查询相关数据,享受相应信息服务。

为满足新日系统的数据交换需要,从学校实际的情况,制定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数据交換标准,包括基于公共数据库的数据交换对象、交换内容、转换格式、路由策略、交换协议、交换计划、异常处理及配套的人工干预的管理机制。最后通过数据交换等技术手段去实现

公共数据库建设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基础和前提,只有全面完成公共数据建设,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园数字化

7.2.5业务管理系统

面向信息服务、内容服务、个性化服务将是校园信息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只有抓住使用者的实际需求,才能用好、管好、把握、发展好智慧校园的其他环节。

智慧校园将服务于学校的教学、校园文化生活、交流和管理等方面。因此除学校管理工作外,还需要构建个人服务、公众服务、教学服务、生活服务、自助管理服务等多种方式满足学校老师、学生、行政人员、公众、校友的不同层次需要。

通过构建教学应用、管理类应用、生活/娱乐等应用系统,在 HNBDP开发框架的支撑下实现数据集成、人员集成、应用集成、流程整合、内容整合。通过门户的方式最终提供给校园用户教学、管理、生活/娱乐等个性化服务。此外,需要推动OA系统在全院范围内的使用,启动招生就业、学生管理系统的建设,与财务系统等进行有机集成,并启动校园邮件服务器等

7.3协同办公系统

当前系统存在诸多问题,不能满足现有办公需要。实施办公自动化系统并不仅仅意味着简单的信息发布系统、信息共享、信息传递,还需要保证系统全面超越过去系统功能的同时,充分考虑使用者现有习惯,保障旧有系统历史数据能够无缝迁移,同时实现业务系统与办公系统的无缝整合,从而统筹信息管理、全面提升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

1.       提供可靠的、可追查的公文流转平台,有效的缩短公务处理的周期,加快公文流转过程,减少路耗、找人、等待等中间环节,保持公务处理渠道的畅通;

2.       打破时空及地域限制,实现无纸化办公,远程办公、异地办公;

3.       通过信息网络平台,提高信息统计和分析的水平,为领导提供准确、实时的预测和决策的辅助支持;

4.       提供完善的信息交流机制,方便各部门、处室、科室、和教职员工之间日常办公及业务信息的交流和管理,实现业务办理互联互通,信息数据共享;

5.       运用OCR技术实现各式原始公文文档的自动化读入、存储、管理,使无纸化办公成为可能,让工作人员从繁琐的录入工作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了电子公文,并为全面内容管理提供基础。

6.       运用全文检索系统科学高效地去管理系统中的所有信息,使它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提供快捷的数据管理工具和强大的数据查询手段,通过快捷的数据管理工具,能快速帮助系统用户进行文档资料的整理和管理工作,强大的数据查询手段,使系统用户能很方便、及时地查到任何信息。

7.       移动端能完成以上大部分功能。

7.4校园一卡通系统

在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一卡通系统和数字化校园系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迅速的推广,成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数字化校园一卡通系统应运而生。随着一卡通系统的不断发展,虚拟卡逐渐走向前端,为方便学校学生和教职工,我校要着力于打造实体卡与虚拟卡相结合的一卡通系统,逐渐在更多场合使用虚拟卡、刷脸认证等方式,从有感方式向无感方式转化。

7.5教务系统

教务网络管理系统涵盖学校教务管理工作所有环节,涉及到基本信息、教学计划、学生学籍、教学安排(网上选课/课表编排/实践安排)、免修重修、考试事务、等级考试、学生成绩、教学考评、毕业处理与系统管理十一个方面,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学校教学工作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为学生、教师教辅人员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能够适应学年制、学分制以及学年/学分混合制的需要,能够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教务管理规范。

7.6学工系统

学生工作管理系统面向学校学生管理部门,涵盖学生学籍、学生事务、助学管理、体质健康、心理健康、思想政治、综合测评、辅导员考评及系统管理九个方面,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学生管理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为学生及辅导员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

7.7迎新系统

迎新工作参与部门众多、协调难度较大,时间紧迫、对信息的时效性要求非常高。

数字迎新管理系统采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将迎新工作合理分解为招生工作、入学管理、宿舍管理与收学杂费四个方面,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新生入学与老生返校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为学生、辅导员及招生专干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实现数字迎新的全过程管理。

7.8宿舍管理

通过宿舍管理系统可实时掌握学校公寓使用情况、每个公寓楼房间住宿情况、全校学生住宿情况、每个学生住宿详细信息等等。可与数字迎新系统、收费系统、数据中心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宿舍管理系统涵盖了公寓信息管理、学生入住管理、学生退宿管理、日常操作管理等一系列有关宿舍管理的业务流程。

7.9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公共信息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媒体概念,旨在特定的物理场所、特定的时间段、对特定的人群进行多媒体信息播放的专业视听系统,让受众获取所需的信息。例如在人流汇聚的公共场所,通过各种多媒体终端显示设备,发布时事、新闻、公告、通知、气象、交通、商业、财经和娱乐信息。它与纸张媒体、电台、电视和因特网并列,称之为“第五媒体”。

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大量的校园资讯与社会信息需要健康、规范、严谨、高效地从信息平台传递到在校学生,各系部的特点介绍、毕业学生招聘信息,团党委宣传、国内国际重大事实事件报道、图书馆新到书目录以及借书还书时间提示、食堂菜单价目、宿舍学生管理等等资讯的传递都需要采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来进行分类、编辑、管理、发布;单纯依靠传统的网站宣传以及校园张贴画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及时传递和分区域分内容管理的需求。

7.10资产管理系统

?资产管理系统要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资产的预算需求、采购验收入库,到资产的调拔、处置、报废,整个过程会有详尽的关联管理,包括使用单位、人员,和出现的变更、维修等记录。并通过系统严格、规范的管理流程提高资产的利用率,避免了资源的重复浪费。可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对资产进行管理,可极大的提高了资产盘点的效率,要解决资产管理不规范、工作量大等问题,改变现存的管理模式,有效提高学校的资产管理水平。

7.11人事管理系统

人事师资管理系统,是针对教育行业人事师资管理体制而研发的智能管理系统,为教育行业提供完整的个人档案管理系统,为校内各职能部门业务需求的信息调用、管理工作的切实保障提供高效、准确的一体化服务。建立完善的教师管理体系,同时能协助各职能部门。

7.12实训管理系统

学校实验、实训管理类软件,可以生成教师实训实习教学档案并进行管理,登记实训实习教师信息,记录实训实习教师授课情况,记录教师进企业实践情况,并基于不同权限提供在线查询、预览、统计、修改维护及打印服务,并对实训设备高效管理

7.13党团管理

党群管理系统是一个满足学校日常对党员、团员、工会组织进行统一管理的系统,支持学校部门之间共享党群相关信息,协同各业务部门的办事流程,有利于提高学校对党组织、团组织及工会组织的高效管理。

7.14工会管理

实现工会(含妇联)组织、会员、会费、表彰奖励、职工福利与职工活动的管理。

7.15教学平台

7.15.1智慧课堂

建立智慧教学体系。融合教师、学生的教学数据、校园生活数据、业余活动等数据,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中的历史信息,通过数据集成平台实现数据汇聚,形成我校校本数据中心;在我校以往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基础之上,构建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五个层面的画像模型,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预警机制,形成完整的教学诊断与改进体系;最终实现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的自我监控、诊断、预警和改进,并为我校主管领导在决策与管理等工作中提供高价值服务,显著提升我校教学信息化管理水平。

智慧课堂的建设以实用性、安全性、先进性、可靠性、可维护性为基本原则。

7.15.2课堂监控系统-校园智能可视化管理平台

该平台能将学校现有的教学录播系统、室内安防系统统一到一个平台上进行综合管理,并同时接入门禁系统、报警系统、监控系统。

在教室内安装教学录播设备、安防监控设备,平时可用于学校教室安防、保障室内人身安全、设备安全。

可实现以下主要功能:

l  上课期间用于在线巡课、教学督导、教学录播,实现教学质量管理。

l  考试期间用于网上监考。

l  上课人数统计,在教室内拾取图片,进行智能分析,自动统计学生到课率、出勤率、早退率。

l  可通过面部识别实现考勤。

l  可实现无感听课,并对听课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汇入数据库,作为教师、学生评价参考。

l  可实现对课堂视频进行智能分析,对教师、学生的课堂表现形为分析,形成评价结果。

7.16学习空间云平台

网络空间是教师和学生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基本学习空间,可以自主学习,也可以互动学习,是教学新模式,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和教学方法限制,可以利用碎片时间,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补,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水平,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水平,既有知识的学习,也有能力的提高。网络学习空间使每个管理者、教师、学生,基本实现每人拥有一个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和环境,把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落实到日常的管理、教学和学习中。

学习空间云平台与教学平台本身是一体的,是教与学的统一结合,但是在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可以分开实现。

7.17数字教学资源库

资源库建设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打造真正为老师、学生服务的数字资源。该系统可与教学平台、学习空间平台形成互动,在建设中,可分为以下三个内容。

7.17.1课堂教学资源

该部分资源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在建设中就要以老师教学为主要方向,服务于课堂教学,真正能在课堂中使用的数字资源。

7.17.2教研教学资源

该部分资源将以学科教研为主,为教师水平提高为目的,多采用优质课资源为主。

7.17.3远程教学资源

该部分资源将用于远程教育,所以该资源将会以学科成体系进行建设,并附带考核、评论等系统,以实现远程教育的功能。

7.18多媒体会议系统

多媒体会议系统针对学校的大会议室、中会议室、小会议室、体育场、运动场的音视频系统进行设计的。

多媒体系统会议系统主要涉及大型多媒体会议室。

多媒体会议系统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部分:显示系统、数字会议系统、音响扩声系统、中控矩阵系统、同声传译系统、远程视频系统。

7.19校园电视台及数字广播室

“数字化校园电视台”可实现文字、音频、视频、课件等大量教学资源在校园任何场所任何时间进行点播、直播、广播服务的功能。它同传统的闭路电视等电化教学手段不同,具有投入少、操作方便、交互性强、日常维护简单、资源丰富、升级性好、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符合未来教育技术发展方向等,与传统闭路电视无缝结合的优势,与数字校园计算机网络有机融合成一体,避免学校重复投资,也可与校园广播结合使用,是现代教育的最佳选择方案。

“数字化校园电视台”是由数字化摄录(包括演播室声学装修)、采集、编辑、播出系统等组成,是供学校自行拍摄、制做各种电视节目录像,如领导讲话、优秀示范课、教师访谈录、文艺节目、运动会、实验活动等,并具有现场直播、录播、转播、转录等多种功能。系统内设置摄像机、编辑机、非线编、直播机等系统设备。

7.20平台部署

综合学校智慧校园的管理和运行效能,更好的发挥系统优势,充分利用“本地服务”的带宽优势,以及云端优质的管理优势,学校智慧校园的部署将采用“云+本地”的模式,将内网使用频率较多的软件、资源部署在本地,在优化用户体验,另外一部分对外网要求较高,机密性不高的可部署在云端,以发挥云端的方便管理、容灾备份的特点。

八、大数据应用

用大数据方法全面分析现有教学和管理工作,新建或升级信息系统,对教学和管理实现全过程记录,建立丰富的数据收集渠道。如通过对现有远程教育系统进行全面升级,跳出远程教育的概念,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全面支持,详细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包括课程学习数据、视频观看数据、资料査阅数据、作业完成数据互动交流数据、成绩数据等,将数据细分到每个行为细节,以提供超越传统系统的数据精细度,客观地反映出学习的实际状况。

通过建立物联网应用,实现对物品、人员、安全等各方面管理的强大支撑,提升管理质量的同时积累大量管理数据和行为数据。

8.1大数据分析平台

建设大数据分析平台,可根据数据中心提供的结构数据和非结构数据信息,对学校进行全方位数据分析。可以通过多个维度来对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数据支撑,为学校管理决策提供数据依据,为学生管理提供内容。

通过有线网络、覆盖全校的WiFi、一卡通、门禁卡等等,来定位学生在学校的位置,以此判断出学生是在教室、图书馆、运动场、还是宿舍,从而判断学生在学习、第二课堂、运动等活动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再以此数据为基础,勾勒出学生在学校的行为轨迹,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通过学生的行为轨迹和学生的学习答题状况等一系列数据的整理和挖掘,老师就可以建立起学生学习模型,预测学生学习情况,为学生学习提供个性化指导,为教师教学提供支持。比如,通过对在线学习习惯分析,对于有拖延症的同学,老师可以提前提醒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对于在答疑中提及较多的内容,可以提醒老师多进行讲解;通过观察学生学习生活状况,预测出学生将遇到的学业问题和成绩下降,老师可以提前介入,提出预警。

8.2教学诊改平台

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建设教学诊改平台,教学诊改平台主要有以下功能:

1.     通过教学过程性数据的实时收集,及时反映学校的教学现状,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对人才培养过程和管理实施过程的检查、监控、评价、考核和督导等方面,进行评价和考核。

3.     对大数据的应用,积极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决策分析应用,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效能和水平,使管理更职业化。

4.     平台以可视化形式展示其关键数据,具有实时监测和预警功能,引导学校建立可靠、高效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优化业务管理流程,推进学校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改革。

教学诊改平台体系建设:暂无

九、智能感知设备

随着学校的发展,水耗、电耗已经成为学校最大的消耗,计算机、照明、空调、和课堂多媒体设备是学校用电的消耗的主体,厕所、浴室、厨房是用水的消耗的主体,因为管理的粗放,在水和电的使用上不可避免的形成了浪费,为了节约用水和用电,通过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的方法,在智能化、精细化、数字化方面做文章,对水和电形成有效管控,逐步杜绝水、电的浪费问题。智能水、电平台可以和数字化平台相结合,也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管理平台,对学校的水电进行全方位管理。

9.1智能用电

学生宿舍用电,每学期免费给每一房间送一定量电,使用完毕自动停电,如需使用请学生自觉按价预先到学校管理收费处购买再使用,购买后自动送电。学生更换房间时,剩余电量(或水量)可以转移到其它房间。同室学生协商分摊费用。

教室用电,教室内照明系统增设智能感知设备,首先是时间控制,可能通过管理系统设定时间区间,时间区间以外的时间段内不送电;其次是环境情况,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照明才可以启用,一是环境光线较暗,二是教室内必须有人员活动;通过智能控制,可以最大限度控制照明用电。另外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用电也要通过时间控制方式进行有效管理。

办公室用电,与教室用电相同,但可适当放宽用电时间。

公共区域的照明用电要做到人走灯灭,能过加装智能感知设备来进行控制。

所有用电区域和用电设备都可以通过管理平台进行监测、管理控制,并形成用电大数据,形成分析报表,作为环境监控的指标。

9.2智能用水

学校为学生提供基本生活用水,但为了防止浪费水的情况,可在用水终端加装智能水表设备,实时监控学生宿舍用水状态,如发现用水不正常情况,可以第一时间对用水设备进行检修,排查用水情况。对学生饮用水的使用,在饮水机上加装打卡设备,每位学生的一卡通上每月送一定量的饮用水,超过限额后,需要在一卡通的钱包内扣费打水。洗澡需要使用一卡通打卡使用。所有用水终端均需要加装智能水表系统,每月要形成报表,监控用水状态。

9.3智能定位-电子标签

通过RFIDZIGBEE等技术实现人员、设备的定位服务。

人员定位,可在学生胸卡或一卡通、衣服上安装电子标签,对学生在校状态进行定位,通过定位信息可反映学生位置喜好,为学生管理提供依据。

固定资产定位,对学校的固定资产贴上电子标签,通过资产管理系统对资产的位置、使用状态进行管理。可通过可视化终端很方便的查看固定资产信息,包括使用人、使用地点、使用时间,以及历史信息,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9.4其它智能感知设备

1.智能摄像头:可以在校园内安装智能摄像头,通过对学生的抓拍或录像数据,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甚至是表情进行分析,与安全数据相结合,形成管理大数据。

2.智能语音:可以在教室通过语音设备分析学生学习状态,老师的教学状态。

3.温度、湿度感知:可根据教室环境温度、湿度,自动提醒或开启空调等。

4.空气质量感知:教室内的新风系统将会根据空气质量自动调整通风。

十、运维服务体系

从信息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来看,实施建设只占全部周期的20%,而其它80%的时间都是进行运行维护,要实现运维服务从传统被动式服务到预防主动式服务,以流程贯穿整个运维过程,实现运维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流程化。

本系列规范采用ISO20000系列标准的思想,并参考ITIL框架规定的方法进行编制。

IT运维服务模型由运维管理对象、运维服务提供者和运维服务使用者三个层面组成。运维管理对象主要包括资源和使用服务的用户两类元素;运维服务提供者由运维服务管理体系和运维人员构成;运维服务使用者主要是指运维服务的使用和管理人员。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

10.1运维模式

在实际的运维过程中,由于参与IT运维活动的往往是多个部门,而且这些部门往往承担模型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角色,这就构成了多种多样的IT运维服务模式。典型的IT运维服务模式存在如下几种形式:

1.自运维模式:IT资产拥有单位自行负责对所拥有的所有IT资源的运维工作。一般情况下,相关的维护工作由本单位IT部门负责,即本单位IT部门为本单位提供IT运维服务。

2.完全外包运维模式:IT资产拥有单位通过与其他企业签署运维外包协议,将所拥有的全部IT资源的运维工作外包给其他企业,即外包企业为本单位提供IT运维服务。一般情况下,由本单位IT部门负责运维外包管理工作。

3.混合运维模式:IT资产拥有单位对所拥有的一部分IT资源自行运维;同时,通过与其他企业签署运维外包协议,将所拥有的另一部分IT资源的运维工作外包给其他企业。一般情况下,由本单位IT部门负责运维工作和外包管理,即本单位的IT部门和外包企业共同向本企业提供IT运维服务。

基于我校的实际情况,因我校以往的采购设备和系统有一部分已经没有运维企业,并且该需要运维的资源较为简单,比如一些网络线路的维护,线路节点的维护,均可由校内自己解决,因此可采取自运维的方式,另外,一部分的IT资源运维复杂,我校自身无法进行运维服务,可采取完全外包的运维模式,所以,综合起来,采用混合运维模式比较符合我校的特点。

10.2利用ITIL构建运维体系基本设想

1.       调查服务需求,定制切合实际的服务级别;

2.       配置高效的多线运维技术队伍;

3.       搭建运维服务台,全方位接收运维请求;

4.       规范事件管理,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5.       规范变更管理,建立谨慎的变更管理机制;

6.       收集基础资料,建立完备的配置管理数据库;

7.       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考核运维人员。

10.3构建校园网管理运维平台

通过校园网运维管理平台及时预警各业务系统运行情况,重大问题信息实时推送到管理员手机。

十一、组织机构与制度建设

11.1组织机构建设

11.2制度建设与保障

智慧校园建设是涉及到全校的总体项目,在建设过程以及运行过程中,需要全校师生和各处室的共同努力,因此,制定相关制度将对智慧校园建设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对学校各个部门即是约束也是激励,根据我校情况,优先制定了以下制度:

1.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2.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3.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数字化建设推动管理办法》

4.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一卡通管理办法》

5.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互联网安全管理制度》

6.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互联网安全应急处置制度》

7.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计算机上网用户实名注册登记制度》

8.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交互式栏目24小时巡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