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
  • 发布人:admin
  • 时间:2018-03-12
  • 点击:3810
  • 来源: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原郑州市第四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创建于1965年,位于郑州市中原区伏牛路145号,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郑州市教育局直属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河南省加工制造及电工电子类特色学校,自1984年期始办职业教育,1996年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并顺利通过2003年、2006年、2011年三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复评。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原郑州市第四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创建于1965年,位于郑州市中原区伏牛路145号,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郑州市教育局直属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河南省加工制造及电工电子类特色学校,自1984年期始办职业教育,1996年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并顺利通过2003年、2006年、2011年三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复评。2009年被河南省政府评为“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2015年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化校园试点学校”。2016年被河南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发改委等四部门认定为“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2017年被河南省教育厅命名为“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2010年起连续8年被评为“河南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

    学校办学条件雄厚,基础设施完善。校区占地面积为17275.3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273平方米。

    我校资产情况:学校建有功能齐全的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学生公寓、体育场等设施。教学实验实训设备总资产达8252余万元。学校拥有全省领先的光机电一体化、单片机设计与调试、智能楼宇、电工电子技术、数控技术等配套齐全的实训室40余个;全省领先的计算机锐捷网络、计算机综合布线、计算机硬件、广告设计、手工动画与网络线拍、虚拟演播室及通用计算机网络教室21个,共有计算机1000余台;财经、数字艺术、旅游、酒店等专业实训室12个。图书馆藏纸质书6.3余万册,电子图书20余万册,师生阅览室纸制报刊、杂志300多种,电子期刊2000余种。校园网络发达,实现宿舍、餐厅、实训室、教室、办公室及校园有线、无线全覆盖,学校全面推行信息化教学及管理,并逐步向智慧校园迈进。

    1.2 学生情况

    我校严格按照省、市招生工作要求,认真制定招生工作方案,严格执行招生工作纪律,圆满完成年度招生工作任务。2017年郑州市教育局下达我校普通中专招生计划共计660人,省招办批准3+2大专计划500人,最终学校实际招生19个班共计885人,其中普通中专招生447人, 3+2大专招生438人。总招生人数与2016年招生的902人基本持平。这其中普通中专招生人数下降约15%,而3+2招生人数增加15%左右,呈逐年上升趋势。生源构成中郑州市内生源近30%,其余70%生源来自于省内其它地市。

截止2017年12月,学校在校共有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平面设计等22个专业三个年级共57个班,在校生人数共计2665人,男女生比例约为3:1。2017年毕业学生512人,其中升学250人(含3+2和单招、对口学生),占毕业生人数的48.6%,其余学生均就业。

学校重视学校内涵发展,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重视学生管理,逐年改善办学条件,学生流失率相对平衡并呈下降趋势,从历年统计数据来看,新生流失率约为7-9%左右,截止2017底,2017级退学56人,流失率为7%左右。

    培训情况:我校充分发挥电工电子、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等专业技术及师资优势,积极开展在校学生技能鉴定培训、专业课教师培训及郑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2017年共培训学生及教师近530人,其中与企业合作开展进行电子商务和物联网专业教师培训共110人,郑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约300人,对在校学生开展维修电工及网络设备操作工2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约120人。

    1.3教师队伍

    目前学校共有在编教职工166人,其中专任教师116人,兼职教师14人。生师比:13.37;“双师型”教师比例:28%;兼职教师比例:+8%;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100%;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14.7%;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42.24%。生师比、兼职教师比例比例略低于上年度、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与上年度持平,“双师型”教师比例、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专任老师高级职称比例比上年度略有提升。

    1.4设施设备  

2017年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3.01万元,与上一年度相比增加0.39万元;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1.16个,与上一年度相比增加0.09个;生均纸质图书24.56本,与上一年度相比增加0.32本。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一直以来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从“立德、立业、务本、务实”的校训出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切实把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常抓不懈。一是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突出以爱岗创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二是成立德育工作室,加强德育活动课程建设。按照国家规定的德育课程,不断完善德育内容和要求,改进德育方式方法,继续开展领导力课程,组织好军训、课间操运动、趣味运动会、合唱比赛、文艺活动、志愿服务等寓德育于实践教育、体验教育、课堂教学,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与我校学分制结合起来,制定实施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建立全员育人制度,形成人人育德、课课育德、处处育德的新机制。四是积极开展学生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富有爱心、善心、正义、毅力等正能量的意识品质。五是引入NLP职业素养培训,从一年级新生入校就开始培训,树立学生的职业素养理念,开展职业素养培训,做好学生的职业规划,从头开始就认真学习,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

学生素质统计分析表

项目

文化课合格率

专业技能合格率

体质测评合格率

毕业率

2015

88.74%

92.45%

90.72%

98.4%

2016

89.96%

93.05%

91.26%

98.7%

2017

90.03%

94.12%

92.16%

99.1%

    2.2在校体验

    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汇总结果: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满意度97%;专业学习满意度98%;实习实训满意度98%;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97%;生活满意度92%;校园安全满意度96%;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97%。

     2.3资助情况

    截止2017年10月31日,我校享受国家免学费4125人次,受助资金为367.02万。享受国家助学金792人次,受助资金为158.4万。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切实做到了“落实政策、应助尽助”。

    我校严格按照国家免学费、国家助学金相关政策开学初接受学生申请,组织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学生代表共同参与的评定小组认真评议,对拟受助学生名单进行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报郑州市教育局结算资助中心审批。做到了资助工作家长和学生零投诉。

    我校每年都按5%足额提取事业收费用于校内资助,用于我校奖学金和勤工助学的发放。并且我校每年都对校内资助进行补贴。2015年足额提取22537.5元,实际发放资金35640元。2016年足额提取24525元,实际发放资金62421元。2017年事业收入529300元,足额提取26465元,实际发放资金48200元。

    2.4就业质量

    学校不断加强规范管理,抓好实习动员,做好就业指导,提高就业质量。2017年圆满完成260名左右学生的实习就业工作,首次就业率96%左右,对口就业率70%左右,初次就业学生月收入在2200-4000元之间,因受学生年龄及层次限制,初次创业率在5%左右,就业率与2016年度基本持平,对口就业率比2016年提高3个百分点,初次就业月收入没有明显变化,初次创业率也没有明显变化。2017年升入高等教育学生共计250人,其中3+2大专升学207人,单招考入大学43人,单招升学人数比2016年增加50%。

    2.5职业发展

    我校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在加强专业课程教学外,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就业指导、双创教育、职业素养培训、社团活动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人文素养、协调沟通、团队协作等职业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增强了对未来职业的认同感和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为学生实习就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学校为每个系部建设了创客创业基地,学校提供场地、设备、师资支持,系部选择优秀学生到创客创业进行创业能力培养,并引入企业参与创客创业基地共建,通过创客创业基地这个平台,增强了学生创业与创新意识,树立了创业信心,也为学生毕业后创业提供了实践机会。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出发设置和调整专业,专业设置和调整都经过了充分的市场调查和科学论证。今年增开了计算机网络专业物联网方向。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区域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和学校自身条件,每个专业都制定了内容具体、措施得当的专业建设规划,并逐年落实到位。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相关专业教学标准、教学计划指导意见以及调研成果、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制定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并进行滚动修订。

    3.2教育教学改革

    3.2.1学校公共基础课

    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开足公共基础课程,规范执行国家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文化课为专业服务,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构建适合学生特点、对学生将来发展有用、课堂活泼有趣的课堂。

    3.2.2专业设置

    今年数字影像专业被评为市级重点专业。目前,我校三大专业全部晋升为市级重点专业。

    专业建设档案资料齐全。每学期我们都通过各种形式,如:毕业生回访、参观企业、与企业相关人员座谈、专家指导委员会等,开展企业调研、市场调研。

    3.2.3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能轮流到企业实践,每三年到企业实践4个月以上;我校历来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目前,我校已经有47位教师被省教育厅认证为“双师型”教师。

    今年,一位语文老师获得了全国“创新杯”教学设计与说课比赛一等奖,三位老师获得省信息化比赛一等奖,一人获得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三人获得市级优质课比赛三等奖,七人获得市级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3.2.4课程建设

    学校有严格的课程管理制度,各专业课程体系完整,在对岗位综合职业能力要求透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分解和整理,形成了各专业的“职业工作任务分解表”,根据此表形成专业课程核心技能及标准,制定各专业教学大纲并认真执行。依据培养目标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制定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

    每年我们都通过各种形式,就企业业务流程、企业文化、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工作岗位、已毕业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学生在就业实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用人单位和已毕业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建议等等进行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然后,汇总调研结果,得出结论,并对其进行分析。根据职业岗位变化需要,设置、调整课程及更新、补充课程内容,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3.2.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依据经济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基于专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职业资格认证课程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有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格;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拥有科学的理论、实践教学有机整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任务驱动实境育人,改革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以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学训交替”等多种工学结合适合职业教育目标的课程组织模式。通过毕业生的社会反馈,毕业生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今年全国技能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两个的好成绩。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改革人才培养的评价模式。专业教师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在社会需求方面、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方面、教学模式方面、专业培养模式方面、工学结合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制定了本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每年进行滚动修订,逐步完善。学校依据实施性教学计划和学生德育培养目标,实行学分制建设,把学生学习成绩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3.2.6信息化教学

    我校所有48个教室都是多媒体教室安装有最为先进的多媒体一体机,我校教师普遍能够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先进教学手段教学。举办PPT制作培训,开展微课教学应用展示会,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普遍提高;在今年河南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中我校获得一个一等奖。

    3.2.7实训基地

    校内建有机电、电子、智能楼宇、物联网、综合布线类、计算机、电子商务、动漫游戏、财会等专业实训基地,相关专业实训室80多个,能满足基本工艺操作、技能训练要求。教学实训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符合安全生产规范要求,管理制度健全,环境整洁。今年投入1230万元,新、改、扩建实训基地,购买实训设备,努力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为满足实训教学需要,实现教学实训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通过校企合作与格力集团、新大陆、京慧越等企业对接,建立了20几个校外实训基地,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3.2.8教学资源建设

    完成了200兆光纤专线接入因特网,改造多媒体教室,建设学生网络阅览室;学校建有电子资源库,包括了教案、课件、微课、优质课视频、参赛作品、试题库等,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3.2.9教材选用

学校制定了《教材管理规定》和《校本教材的开发及管理规定》,严格教材开发、选用、采购程序。除德育课教材严格采用教育部指定教材外,教材的选用经过教研室讨论研究后,专业部把关签字,经教务处审核,报主管教学副校长审批通过后,由专门的教材管理人员通过严格的采购程序进行采购。开发校本教材,编写了《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新编单片机技术应用项目教程》,《视觉营销》,《Photoshop CS6基础与案例教程》等20余本,深受师生欢迎。

     3.3 教师培养培训

    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是教师这个职业必修课。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我校每年都会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选派教师参加培训,还会结合学校工作重点开展校本培训,通过培训教师不断吸取新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水平普遍较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普遍增强,保证了高质量的教育教学。

    2017年参加郑州市人社局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授课30学时,面授60学时,共90学时;2017年暑期,有13位教师参加了省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公共基础课师资培训、专业课骨干教师培训、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12月组织全体教师听取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教师研究院副研究员,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新发教授讲解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和河南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教材研究部主任赵丽英教授讲解的《说课的艺术》,38名青年教师参加了11月份组织的青年教师培训。

    3.4 规范管理情况

    3.4.1教学管理

    以狠抓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为依据,狠抓教学管理。建立教学档案,落实教学常规检查,狠抓教学管理。建立符合中职教育实际和中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我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议课,积极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构建起有用、有趣、适宜的教学课堂。建立了“教务处--专业系部—工作室”立体交叉的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岗位职责明确,教学工作运转规范、高效、有序。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解决教学管理和教学事务问题,推进教学改革工作;系部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以及各首席教师都坚持上课听课,能够全面深入的掌握教学一线的情况,同时担任教科研的项目负责人或参与指导教科研工作。

    我校有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严格落实。教研活动制度完善,目标明确效果显著。基于能力目标、任务训练、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课堂研究,是我校加强教师教学研究和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加强教学档案的过程管理,除了教学计划、进度、总结,每学期都对教案、作业情况进行检查,每天进行教学秩序检查,并详细记录。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是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效手段。主要有教师间听评课、学生评教等,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指标体系的完善,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3.4.2学生管理

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学生会是政教处的指导下组建的一直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为宗旨的学生组织,用以保证学校和同学们的学生生活有序开展的组织。有了学生会的这个组织,加强了我校校园安全、班级量化考核、校内值班、活动。

    严格执行学校学生管理制度。本学期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政教处分别对每位学生发了学校《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学生手册》。手册对学生行为的规范,对学生行为养成给出了标准,同时在学生军训结束后,开始全面为时两天的入学教育学习,由班主任亲自带领学生认真学习,对学生进行了入学前的全面教育。

    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活动,将思想品德高尚、文明礼仪规范的学生树立为榜样。充分利用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做好表彰奖励,鼓励先进、弘扬正气。

    3.4.3财务管理

    我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对领导职责、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审批权限、报销审批流程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在经费开支和财务管理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还对学校的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管理办法。制定了《差旅费管理办法》,对差旅费的管理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在政府采购方面,从备案审批、招投标、合同签订、供货验收方面均严格执行财政部门的政府采购政策。

    3.4.4后勤管理

    后勤管理方面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包括《配电室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班级公物检查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

    3.4.5安全管理

    坚持“五到位”,建设平安校园。职责到位。实施校园安全一把手工程,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层层签订安全承诺责任书;教育到位。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应急疏散演练、演讲、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对全体师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检查到位。严格执行校园安全“日巡查、周检查、月排查、季总结”制度,建立重点部位建账、排查、管制刀具检查,聘请第三方专业人员学校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与兄弟职业学校开展安全互查;学习到位。学习《食品卫生安全法律法规》,规范食堂管理;考核到位。制定了安全工作奖惩制度,将安全教育管理作为对各部门及每位教职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安全责任一票否决。学校全年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3.4.6科研管理

    打造研究性团队是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更高目标。学校一直重视教科研工作,学校鼓励教师就教育教学问题开展研究,及时总结,也有激励措施。学校要求每位教师都要针对自己专业和班级管理工作发表论文,另外要进行教学反思,反思对象是自己课堂教学的具体问题,反思内容或者是不足之处的自省、改进提高或者是满意之处的总结提炼共享。

老师们教科研的热情很高,取得了一系列成绩。2007年发表CN级论文33篇,完成省市级课题12个,获得国家专利2个,参与参编著作18本。

    3.4.7管理队伍建设

    在落实系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继续理顺和完善教学、德育、后勤、安全、绩效、科研、人事、财务、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或标准,建立健全与系部运作机制配套的各项工作规程,形成科学、规范、精细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为学校的后续发展,提供保障。

    持续做好管理干部队伍建设。长期深入开展干部队伍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业务素质和执行能力。充分利用党委会、校务会、行政会的工作平台,做好干部校本培训,树立工作即是培训的工作观。严格执行《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干部奖励性绩效期末考核办法》,细化中层管理干部、基层管理干部的工作责任和要求,引导管理人员不断提升岗位胜任力。帮助基层干部提高工作境界,在工作中磨炼自己,完善自己,在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工作精神上成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表率。

    3.4.8管理信息化水平

    我校大力构建校园数字空间,拥有覆盖所有班级的教学监控系统,建有多媒体教室48个,配有最为先进的多媒体一体机,实现了教学环境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育应用数字化、教育管理数字化。今年云信息管理平台系统的建立,使我校数字化、信息化教学管理和资源建设更上一个台阶。

    3.5 德育工作情况

    制定和组织好主题班会,扎实开展好班级班会。主题班会是一门课程,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教育。政教处和德育主任鼓励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交流学习,本学期共计开展9次主题班会观摩学习,通过观摩班会提高了班主任组织主题班会能力,同时也加强了班主任间的互相学习。

    军事训练。按照训练方针和训练大纲,对在校新入学学生实施军事教育和训练。目的是进一步树立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国防观念,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同时通过军事训练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增强学生体质。

    野外生存活动。野外生存拓展训练是我校为了增强新生社会适应能力、野外生存能力的综合训练。学校充分利用校外资源,由政教处和德育工作室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教学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把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校的德育水平。

    文明交通安全行活动。2017年12月2日日全国安全交通日,我校30余名的志愿者们来到中原路伏牛路、中原路桐柏路进行了指挥交通和扶小黄车的志愿者活动。有力的推进了“文明交通进学校”活动的深入开展。

    3.6党建情况

    在教育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党委带领全体党员以党的十九大大精神为指导,在学校的全面发展中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的健康发展不懈努力。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学校党委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发挥党员在发展改革中先锋模范作用;重点抓好“三会一课”、专题党课、专题研讨、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等关键环节,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入学习党章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对照“四讲四有”标准,深入教学一线、深入师生,了解民意,查找问题,服务师生,着力解决精神懈怠、信念缺失、不负责任、不敢担当,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自行其是等问题;中层以上干部每周至少要听一节课,并及时公布领导干部听课情况,给广大党员教工做出了表率;坚持党员民主评议制度,时刻使党员教师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先进性,在各自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教师中树立和扩大党员的形象和影响力,从而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政治理论水平;教职工学习主要与校本培训和终身学习相结合,以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开展了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等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如举行骨干教师示范课展示活动、青年教师校本培训、道德讲堂等等,目前,全体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的师德形象得以树立;注重舆论宣传,扩大学校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强党政班子建设。

    党政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职责分、思想合,工作分、目标合,岗位分、行动合;分工不分家,以长补短,团结奋进;严格要求,强化监督考核,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完善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制度实施《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干部奖励性绩效期末考核办法》,实施干部任职工作分工责任制,强化对干部的考核与监督;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新机制,不断优化党组织的结构和活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落实“三会一课”规定,坚持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党委会、党小组会,同时定期召开行政会议,确保党政班子大事有共识,小事能落实;在按规定比例收缴党费、发展党员、校务公开等方面,也都能规范程序、严格落实;以师德建设为依托,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一个党员一面旗”活动为抓手,激励党员教师在岗位上闪光;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积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深入开展专业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在郑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的指导下成立了郑州市电子电工与自动化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推进学校加强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2017年积极与相关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建立校企合作冠名班四个,分别是北京新大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冠名的新大陆物联网班、河南华豫兄弟动画集团冠名的华豫兄弟动画班、郑州教育电视台冠名的影视制作班和上海企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冠名的企想智能家居班,与校企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师资培养、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

    除此之处,学校继续加强与相关企业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深入合作,积极深入开展产教结合、校企对接、技术咨询等工作,邀请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和创客基地建设。2017年学校引入企业进行创客基地建设,企业投入技术、经验,学校提供场地、设备和人力,基地借鉴企业的理念、运营和管理,积极探索企业化的运作模式,目前已与郑州京慧越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新红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电子商务创业基地、数码产品维修创业基地合作建设协议,项目正在积极实施中。

    4.2 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历来重视学生的实习工作,为保证学生实习安全有效,制定出了《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学生实习守则》、《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实习及就业管理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并严格对照教育部《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提高学生思想认识,规范学生实习行为,养成良好职业素养,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树立吃苦耐劳、从基层做起、从基层学起的工作理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思路。根据具体情况,为保障实习安全有效,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017年学生实习主要以本地企业为主,积极加强与本地企业的沟通,考察其中60余家企业,并与50家企业建立了联系,圆满完成2015级普通中专346名学生的实习安排。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学校积极参与河南省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集团、电子商务职业教育集团的活动,实现了校校联合、资源共享。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现代制造及自动化技术、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等组织开展的教师、学生技能竞赛活动,并获得良好的成绩。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2017年毕业学生512人,升入高校学生250人,直接就业学生240人,就业率96%,经用人单位回访、电话咨询等方式反馈,用人单位满意度为95%。本年度我校完成了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机械制造与加工三个特色专业建设,从师资力量、专业发展方向、专业建设实力、专业科研能力等方面都获得了重大的提升,进一步明确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第一产业振兴的人才培养目标。

    2017年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通过了郑州市重点专业验收,被确认为郑州市重点专业,以电工电子为龙头的专业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本年度共获是国家级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市级技能大赛一等奖11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2项,电工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的领先地位长期保持,示范作用不断增强,为社会培养了高质量的专业技能人才,为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5.2社会服务

    我校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专业师资优势,积极推动竞赛成果转化,积极促进兄弟学校专业教师技术水平提高,分别组织了电子商务师培训、物联网专业教师培训,以及接待了省内外各兄弟学校各级技能大赛赛前交流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参训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充分展示了我校在专业技能、专业师资方面的强大实力和优势,也体现了作为国家级重点学校、河南省特色学校应尽的社会责任。

作为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的郑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我校今年继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本年度共开设二期培训, 共培养了包括本校和兄弟学校在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共300人,开设了包括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网络等相关课程,聘请专家进行授课,严格考勤制度,严肃上课纪律,并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价,得到各参训学员的广泛赞誉。

    学校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将慈善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在校中职生学习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提升自我的广阔平台。让在校的中职生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乐趣以及社会价值感。因此,学校孵化出了爱心织女团等郑州市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连续六年为交通协管员、留守儿童、环卫工人送去了万余条爱心围巾,用双手将郑州织成一座温暖的爱心之城。

2017年我校“爱心织女团“被评为郑州市儿童福利院2017年度志愿服务特殊教育项目先进志愿服务集体,爱心织女团负责人苗畬被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郑州市民政局、郑州慈善总会授予第四届“郑州慈善大奖”优秀慈善志愿者荣誉称号。

     5.3对口支援

    学校按照国家资助政策,就读我校的学生学费全免,对连片特困区、贫困家庭、建档立卡家庭、城镇低收入家庭等满足资助条件的学生提供助学金,每生享受每年2000元的补助。此外,学校设置了奖学金、勤工俭学岗位等,把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作为助学的重要途径,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为不断深化城乡共建活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推动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工作深入开展,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我校与荥阳市乔楼镇东郭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组织了我校的学生到乔楼镇东郭村民族小学进行“手拉手”互助互学活动,开展了“我有梦想要发芽开学第一课”、“慈善一小时浇灌我梦想”等活动,鼓励全校师生捐款、捐物,使帮扶学校贫困学生和学习困难生得到物质上和学习上的帮助,我们也邀请荥阳乔楼镇东郭村民族小学的同学们来到我校感受文化、科技、书籍的熏陶,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金额单位: 万元

功能分类

预算项目

支付金额

人员及公用支出


3178.31

项目资金

职业教育发展专项

10.00

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专项资金-市级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品牌基地项目资金

98.90

2016年第二批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325.00

2016年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专项资金

107.40

2015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

170.42

改善办学条件--设备购置

382.77

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536.61

教师素质提升经费

67.60

局任务分解专项经费

238.31

内涵提升专项经费

267.29

智慧校园;数字校园-2017年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省级补助资金

343.00

中职学生免学费

51.79

改善办学条件--修缮专项

100.00

2017年第二批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资金

120.00


全年支出合计

5,997.40

    6.2政策措施

    6.2.1落实办学自主权

    学校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各项工作,定期召开校务办公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表决学校重大工作,保证政务公开透明。学校实行严格的干部管理制度,建立部门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学校健全师生信访投诉制度,学校纪委督查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倡导服务至上,学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学生服务,干部为职工服务,后勤为一线服务的模式。实行服务对象首问责任制,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各部门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

    6.2.2落实教师编制

    落实教师编制,实行全员聘任,实施绩效管理。对学校全体教职工实行全员聘任,每学年各处、室、系部在全校范围内选聘本部门所需的课任教师和行政职员,对落聘的教师进行培训,并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聘任,对仍然落聘的教师实现待岗跟班听课。根据“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不断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及分配方案》,根据干部、教师和行政不同的特点,着重从完成工作量和取得的实绩等方面进行严格、认真、细致、公开、公正的考核,拉开奖励性绩效工资收入差距,受到了教职工广泛的拥护和支持。

     6.2.3出台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政策和制度

     今年修订了《章程》、《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积分排序办法》,出台了《青年教师培训、挂职的管理办法》、《平时考核实施方案》、《校园车辆管理规定》、《会议室使用管理规定》等管理规定和制度,全面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及管理水平,使学校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的管理轨道,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从而摆脱了随意性的“人治”状况,走向有严密组织管理、有一整套综合的和分工细致的制度化模式。同时,为保证制度的实施,学校还制订了考勤、考绩检查评比、奖优惩劣等配套办法和措施,真正做到工作有计划、落实有措施、检查有记载、成果有评价。

    学校围绕由“全面普及”转到“全面提质”的新要求,进一步确立“制度立校、精致管理”的思想,通过形成符合学校发展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率。通过制度,规范教育教学,力争把教育教学做到最佳的状态,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7.特色创新

    创新点:NLP项目(即职业素养项目)助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1)职业素养项目的背景

    我校与深圳鹏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作,引进NLP教练管理技术。学校在郑州市职业教育领域率先开发符合现状需求的以NLP理念指导下的职业素养课程,2017年8月,职业素养课程开发项目在我校正式启动,旨在学生心中播下职业素养的种子,打造一支职业素养课程培训师队伍,开发一套职业素养课程体系,以及探索出一套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经过层层选拔,最终确定14位教师组成职业素养核心组成员。整个职业素养课程为期2.5年,职业素养课程开发项目贯穿学生三个年级,共12门课程。本学年已完成一年级的5门课程开发,5门课分别是:《成长导航》、《形象与礼仪》、《时间伴我同行》、《沟通创造价值》、《团队合作》。

(2)开展职业素养项目的目的

    以学生成长、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为基础,嵌入NLP教育理念,引入“以学生为中心、以行为导向为目标、以实战体验式教学为基础”的最新教育理念,以专业培训师为主导,运用实战心理学“NLP教练管理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职业素养教育更加与学生需求、成长规律相对接,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内固化为思想,外体现为行为,培养真正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给教师赋能,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通过“培训+课程开发+示范课+1对1辅导”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做的方式,逐步提高教师课程开发、授课技巧能力,培养出体验式职业素养课程培训师。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充分挖掘学生优势智能,采用分组教学、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争胜心,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开启学生灵魂的成长,扩大学生的内心获得感。

    走出用过去的理论解决现在问题的怪圈——提高人文知识、职业态度等非技能能力,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适应新经济产业变化,调整课程结构,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基于NLP理念下,职业素养课程的开发以培育学生的职场意识、完善学生的职场认知、提高学生职业规划和职场能力为宗旨,通过创设情景、职场模拟体验等教学活动来培植学生准职业人的意识和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准职业化是职业素养课程的特点。

    (3)职业素养项目在我校开展的效果

    职业素养课程项目开展近半年以来,效果显著。实验班的班主任已经发现学生们在课堂上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同学们的成长仿佛就是一瞬间,从最开始的胆怯,不知所措到后来的开朗活跃和自信。点点滴滴看在眼里满是欣慰。对于一名中职生而言,他们往往纪律散漫,学习积极性欠缺,对于规则对于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而职业素养课程给了他们这样一个平台。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不仅仅是生活中必备的,同样也是未来职业人应有的行为。

    职业素养项目的实施、推进,归根到底还是落实到学生身上,落实到最终效果上。学生的反应,学生的收获是检验职业素养项目的试金石和标尺。实施几个月以来,从学生的体验、收获、反馈结果来看,职业素养项目确实已经在学校中、学生中生根发芽,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存在的问题。部分专业课教师严重短缺;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完善;部分专业实训条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面向社会的短期培训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

    改进的措施。紧紧抓住批准郑州市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机遇,继续扩大深化与名校、名企合作办学;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加快建设智慧校园步伐;积极开拓社会培训市场;大力提升学生就业品质,确保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9.其他

    构建宣传网络新格局,唱响职业教育主旋律

    通过校刊《知闻》和手机微信订阅号加大宣传。报送工作信息,大量的宣传报道,充分展示了我校办学事迹和优秀教师、优秀毕业生的风采。省级媒体、杂志刊发工作信息7篇,市级机构及官网刊发新闻信息1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