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级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 发布人:admin
  • 时间:2015-10-25
  • 点击:1872
  • 来源:

梯级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为了贯彻实施郑州市中小学梯级名师培养工程,激励广大教师朝着更高的目标不断向上攀升,努力培养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根据《郑州市中小学梯级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启动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梯级名师培养工程,特制订《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梯级名师培养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郑州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2010年行动计划》要求,结合我校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落实教师成长工程,发挥名师的专长,促进名师成长,努力培养一支在教育

梯级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实施郑州市中小学梯级名师培养工程,激励广大教师朝着更高的目标不断向上攀升,努力培养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根据《郑州市中小学梯级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启动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梯级名师培养工程,特制订《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梯级名师培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郑州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2010年行动计划》要求,结合我校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落实教师成长工程,发挥名师的专长,促进名师成长,努力培养一支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有专长的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工作目标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名师培养工程每三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在20102012年培养周期中,努力培养造就30名一星名师(学校教学新星)、20名二星名师(学校教学能手)、15名三星名师(学校骨干教师)、10名四星名师(学校首席教师)。

通过学校梯级名师培养工程,引导和激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职业意识,经过持续的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学校星级名师,把优秀的推选到郑州市骨干教师、名师、杰出教师及教育名家的队伍中。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学校梯级名师培养工程”领导小组,由支德银任组长,金树荣为副组长,李京辉、王文会、常晋波为组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培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谢涛任主任,负责“名师培养工程”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管理工作。

三、层级定位及攀升机制

(一)学校层级定位

学校梯级名师分为四个星级,即一星级(学校教学新星)、二星级(学校教学能手)、三星级(学校骨干教师)、四星级(学校首席教师)。

学校首席教师,是学校实施梯级名师培养工程选拔出来的学校专业教学的核心力量和引领者,是学校梯级名师各层级中的最高层。

郑州市骨干教师、名师、杰出教师、教育名家由郑教师【201039号文件执行。

(二)层级攀升机制

学校教师层级攀升激励机制,旨在激励各个层级教师向着更高的层级持续不断地向上攀登,教师依据各层级的要求、特点和自身实际情况,一般逐级攀升,对于教学科研成绩突出的,可跨域层级攀升。

三、学校梯级名师选拔条件

(一)政治素质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遵纪守法;忠诚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自尊自律;关爱学生、尊重家长、师德高尚,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魄力教育感染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具有广博、扎实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实践能力;具有合作意识,能够发挥引领作用,在学校学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选拔范围

教龄满三年,一直从事一线课堂教学,满工作量,能完成每学年教学工作任务,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且符合各星级名师条件的全校在职教师均可参加学校相应类别星级教师的选拔。

(三)选拔条件

1、学校四星级教师(学校首席教师)

1)基本条件:

1须具备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2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3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具有相应普通话等级证书;

4能熟练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

2)业绩条件(三年之内获得的,必须具备两条以上):

1具有较强的教改意识和课程实施能力,本人在市级以上教研部门组织的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市级优质课一等奖以上或省级优质课二等奖以上;

2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过市级以上课题研究;

3CN学术期刊上发表过两篇以上教育教学论文,或在CN学术期刊上发表过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并有两篇论文在省市级优秀论文比赛中获市级二等奖、省级三等奖以上;独立或参与编写省级以上教材、教育教学专著,并公开出版发行;主编校本教材,并在全校范围推广使用,学生反映情况良好。

4制作的课件获市级一等奖以上;

3)在上述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优先推荐:

1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得优秀辅导教师的;

2在市级以上教师基本功、专业技能比武中,获得市级一等奖以上;

3市级以上学科技术带头人;

4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名师等;

5受到过市级以上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综合表彰的;

2、学校三星级教师(学校教学骨干)

1)基本条件:

1须具备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2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具有相应普通话等级证书;

4能熟练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

2)业绩条件(三年之内获得的)

1具有较强的教改意识和课程实施能力,本人在市级以上教研部门组织的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市级优质课二等奖以上或省级优质课三等奖以上;

2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过市级以上课题研究;

3CN学术期刊上发表过一篇以上教育教学论文,或有两篇论文在省市级优秀论文比赛中获市级二等奖、省级三等奖以上;独立或参与编写市级以上教材、教育教学专著,并公开出版发行;主编或参编校本教材,并在全校范围推广使用,学生反映情况良好。

4制作的课件获市级二等奖以上;

3)在上述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优先推荐:

1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得优秀辅导教师的;

2在市级以上教师基本功、专业技能比武中,获得市级二等奖以上;

3市级以上学科技术带头人;

4市级以上骨干教师;

5受到过市级以上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综合表彰的;

3、学校二星级教师(学校教学能手)

1)基本条件:

1须具备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2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具有相应普通话等级证书;

4能熟练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

2)业绩条件(三年之内获得的,必须具备两条以上)

1具有较强的教改意识和课程实施能力,本人在市级以上教研部门组织的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市级优质课三等奖以上;

2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过校级以上课题研究;

3有两篇论文在省市级优秀论文比赛中获市级二等奖、省级三等奖以上;独立或参与编写市级以上教材、教育教学专著,并公开出版发行;参编校本教材,并在全校范围推广使用。

4制作的课件获市级三等奖以上;

3)在上述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优先推荐:

1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得优秀辅导教师的;

2在校级以上教师基本功、专业技能比武中,获得校级二等奖以上;

3市级以上学科技术带头人;

4市级以上骨干教师;

5受到过校级以上综合表彰的;

4、学校一星级教师(学校教学新星)

1)基本条件:

1须具备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2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具有相应普通话等级证书;

4能熟练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

2)业绩条件(三年之内获得的,必须具备两条以上)

1具有较强的教改意识和课程实施能力,本人在校级以上部门组织的课堂教学评比中获校级优质课二等奖以上;

2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校级以上课题研究;

3有两篇论文在省市级优秀论文比赛中获市级二等奖、省级三等奖以上;独立或参与编写市级以上教材、教育教学专著,并公开出版发行;

4制作的课件获校级一等奖以上;

3)在上述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优先推荐:

1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得优秀辅导教师的;

2在校级以上教师基本功、专业技术比武等中,获得校级一等奖以上;

3受到过校级以上综合表彰的;

四、学校梯级名师选拔程序

1、个人申报

教师本人对照条件提出申报,认真填写《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星级名师”培养人选审报表》,并完整提供相关资料。

2、考核认定

学校组建评选领导小组,聘请专家成立学校梯级名师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工作。

3、公示审批

在考核评审的基础上,经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发文公布并颁发证书。

五、学校梯级名师任期管理及考核

学校梯级名师实行任期考核制,不实行终身制,由学校负责管理和考核,考核结果报郑州市教育局主管部门备案。建立学校梯级名师数据库,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和工作实际,及时安排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促使他们向更高级的目标迈进。

在任期间,有如下情况者,由学校评审工作委员会批准,取消其称号,不再享受星级教师待遇:

1、受到党纪或政纪处分的;

2、年度考核为基本合格及以下等次的(含不定等次的,下同);

3、不服从分配,不遵守纪律,给工作造成较大损失或不良影响,或病、事假累计超过半年以上,不能履行教师职责的;

4、有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

六、保障机制

  (一)加强领导。成立“梯级名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为“梯级名师”培养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设立专项经费。学校设立专款用于"梯级名师"培养工作,专项经费用于各层次教师的培养,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提高服务水平。“梯级名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动态性管理的要求,不断研究思考,建立健全“梯级名师”培养工作机制。

  (四)加强“梯级名师”管理。制定《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梯级名师”管理办法》,明确“梯级名师”的工作职责与培养措施,积极发挥各级别“梯级名师”的作用。

  (五)强化考核与奖惩工作。要对“梯级名师”培养工作进行考核,对成绩优异的,学校在评优树模、职务评聘、外出学习考察等方面给予制度上的倾斜和经济上的补偿。